人民日报和央视连续点赞:山东敢挑大梁,展现大省担当

近日,人民日报和央视等央媒连续重头报道山东,点赞山东高质量发展。

8月1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腾笼换鸟 凤凰涅槃 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有效进展》,点评山东敢担使命,敢闯新路,敢挑大梁!

8月18日,央视《朝闻天下》播出《实干笃行·大省勇担当 山东》,新媒体发布《大省勇担当|既能稳如泰山,又能进取转型,山东各位“老师儿”是咋做到的?》,关注山东经济如何实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腾笼换鸟 凤凰涅槃

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有效进展

  人民日报记者 王比学 姜赟 侯琳良

  泰山巍然矗立,黄河奔流入海。行走齐鲁大地,探寻高质量发展新脉动,气象万千,活力澎湃。

  黄河之畔,山东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规划引领、生态保护、产业培育等加速推进;

  黄海之滨,山东青岛,人工智能“双算力中心”上线,家电、交通、汽车等传统制造业焕发新气象;

  黄河入海口,山东东营,黄蓝交汇的壮丽景观铺展我国暖温带最为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

  …………

  “要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基础设施提升,推动海洋强省建设,推动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有效进展”……齐鲁儿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决扛牢习近平总书记赋予“走在前、开新局”的光荣使命,奋力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

敢担使命,建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济南中心城区向北,跨过黄河,只见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建设热火朝天,一幢幢建筑拔地而起——这里是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国务院批复同意《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两年多来,从“纸上”到“地上”,一个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新城正在黄河之畔成形。

  走进起步区,绿意格外浓郁。“全域面积798平方公里,湿地水系、公园绿地等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济南市副市长、起步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李国祥说,绿色是起步区最鲜明的发展底色,引来的必须是绿色产业项目,立起来的必须是绿色建筑。在这里,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5年内下降20%,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绿”字当头,生态优先,不仅是济南起步区,山东全省坚定迈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22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山东“以深化新旧动能转换为中心任务”,“努力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蓝图绘就,目标清晰,山东全省上下鼓足干劲,奋力提升山东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战略地位。

  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山东出台实施《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细化确定160项重点任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书,强力推动各项任务扎实落地。

  今年6月28日至30日,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举行。两天半时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领各地市、各部门一把手,实地观摩菏泽、聊城、泰安3市的18个项目。看项目牵引性,规模体量大,平均投资超68亿元;看项目含“新”量,创新动力涌动,生态底色鲜明。

  这是一次集体观摩,更是一次大竞赛、大比武,既晒成绩,更找差距,充分激发全省抓项目扩投资强招商的浓厚氛围,更充分彰显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敢闯新路,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青岛市即墨区,奇瑞汽车青岛基地总装车间,机器人将一个个零部件组装起来……90秒,一辆全新整车在这里下线。

  随着奇瑞汽车青岛基地的投产,其“链主”价值开始凸显。一街之隔,即墨区规划的千亩零部件产业园,计划总投资100亿元,首批落户的31个汽车零部件项目中16个正在加速建设。

  不到10年时间,青岛汽车产业形成以整车生产为主导,以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为支撑的生态链条,实现从无到有的质变,在汽车产业赛道上不断突围赶超。今年上半年,青岛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

  作为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大省,山东的根基在工业,优势在工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也在工业。今年2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把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战略性系统工程’”。如何加力?如何提速?

  锐意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回望奇瑞项目的建成,从一片荒地开工到一座“超级工厂”投产,只用了17个月,创出奇瑞整车工厂建设的“青岛速度”。

  “青岛速度”从何而来?从前期办理各类许可证开始,项目就乘上改革东风——即墨区自然资源局和行政审批服务局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创新实施“容缺受理”,保证相关许可证以最快速度办理。“优服务才能赢得真发展!”即墨区委书记韩世军说。

  近些年来,从开展“标准地”改革、推行“拿地即开工”,到出台实施“要素跟着项目走”意见及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实施细则;从完善要素市场化交易流转机制,到开展“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山东省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营商环境。

  大胆创新,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

  “海燕—X”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达10619米,刷新世界纪录;搭建新一代“智能+”海洋药物快速筛选平台,发现多个具有重要开发前景的药物先导化合物……山东省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目前,山东省获批国家实验室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21家,建设9家省实验室、277家省重点实验室,四级实验室体系初步形成。依托各级实验室,“透明海洋”“海底发现”“蓝色药库”等大科学计划加速推进,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技术落地齐鲁大地。

  山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孙海生介绍,紧扣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山东推出关键技术攻关动态清单,每年组织实施100项左右科技重大项目,促进山东工业阔步前行。

敢挑大梁,努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山东省各地奋进绿色发展。

  异氰酸酯制造技术完成第七次迭代升级;尼龙12全产业链技术、高硅共聚碳酸酯绿色产品等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在万华烟台产业园展厅,一个个产品和技术讲述着这个老牌化工企业,如何让化学更绿色、让发展更安全。

  石化产业是烟台的支柱产业。坚持绿色发展,2018年以来,烟台关闭评级评价差的化工生产企业,化工生产企业由800多家减少到330余家。

  数量减下去,质量提上来。眼下,烟台市全力以赴加速建设裕龙石化产业园、烟台化工产业园和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三大产业园,计划到2026年末实现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

  “进入新发展阶段,绿色低碳发展是一道必答题。”山东省委常委、烟台市委书记江成说,全市正握紧拳头向着“世界级绿色石化城”进发。

  在威海,服装企业迪尚集团在全球建有十一大生产基地。近年来,迪尚通过工业互联网整体赋能,实现向自主设计制造、数字化设计制造转型,“一件新衣打样几分钟就能完成”,公司负责人透露,公司设立设计公司和设计师工作室,推动传统纺织服装产业加快从“制造”迈向“创造”。

  不单服装产业。威海市委书记闫剑波说,威海市大力开展智能制造攻坚突破专项行动,坚持数字化赋能,加快培育八大产业集群,着力提升10条产业链。

  位于淄博高新区的齐鲁储能谷零碳智慧产业园,数十台储能集装箱整齐摆放。工作人员说,经过淋水、充放、暴晒等多项安全检测后,即发往全国各地。作为老工业城市着力打造的绿色低碳“轻园区”,齐鲁储能谷聚合打通储能、光伏及海上风电柔性直流国内最长、最齐全产业链条,相关技术和产品可为全国减少36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110万吨煤炭使用量。

  传统产业立足“双碳”找出路,新兴产业立足优势乘势而上。淄博市委书记马晓磊说,淄博扎实推动产业转型“换挡升级”,锚定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烟台石化产业更绿更高端,威海传统产业更新更智能,淄博产业结构更轻更环保……全省16个地市相向而行,汇聚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合力:目前,山东全省培育“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180个、总规模达8.9万亿元,做优做强7个国家级、50个以上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敢担使命,敢闯新路,敢挑大梁,山东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不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新篇章!

  《人民日报》(2023年8月19日 1、5版)

大省勇担当|既能稳如泰山,又能进取转型,山东各位“老师儿”是咋做到的?

  山东,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三。2022年,山东全年GDP迈上8万亿元大关。今年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44125亿元,同比增长6.2%,比一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提高2.3个百分点。山东经济呈现出加快恢复、回升向好之势,实现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如果把山东与全国对比着看,会发现两者很多地方有相似之处。比如,产业结构类似,2022年,全国一、二、三次产业在GDP中占比是7.3%、39.9%、52.8%,山东是7.2%、40.05%、52.75%,几乎一模一样。再比如,传统产业占比高,山东的占比是70%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低一些。甚至,连山东省地图和全国地图轮廓都很像。

  因此,在山东这样的省份观察如何推动和实现现代化,更像是看一个中国的缩影。同时,越细看山东,也越能体会到,在当今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能实现稳与进,是多么的无比可贵。

山东怎么做到稳如泰山的?

  全国各地都有山,但要论稳,非泰山莫属。

  今年以来,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但中国,面对种种不确定性,保持了高度的战略定力,稳如泰山。

  山东说,俺也一样。

  因为山东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世界上大的工业门类有41个,中国是目前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而这41个工业大类,山东都有,山东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全都有的省份。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山东,正是这样做的。

  今年春节后,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的第一次大会就是——全省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要把工业经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会议肯定了全省工业总量壮大,增速领先,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同时,也客观务实,没有回避山东工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挑战。山东省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要打通堵点难点,尽快开工复产,鼓励有市场、有效益、有订单的企业开足马力、释放产能。同时,加力转型升级,提升产业能级水平。特别是标志性产业链,决不能“掉链子”。

  不能把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这是对现代产业体系的深刻认识。山东今年新一轮技改提级行动也与此高度契合。全省实施“万项技改、万企转型”,具体方向上,重点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在潍坊诸城一家制造业企业,记者了解到,企业每天生产的胎圈钢丝可以绕地球4圈。今年年初,法国轮胎巨头米其林提出想和其扩大合作,但前提是产品原材料中使用可回收铁的比例要达到45%。

  “这么苛刻的要求在业内属于空白,没有技术层面的数据支持,让人感觉无从下手”。

  要打入高端市场,就必须迈上更高的门槛。厂里组建起技改攻关小组,技术部部长窦衍君吃住都在办公室,玻璃墙成了演算技术路径的草稿纸。一个多月的艰苦攻关,原材料可回收铁比例达到了60%,为企业一下子赢得了12000吨钢丝的大订单。记者到企业采访时,海外事业部总经理韩帅刚从欧洲出差回来,一见面,就与记者讲述了这次在德国办理分公司手续期间的一次打车经历。

  “德国出租车司机特别骄傲,说,你看我们德国,创造了这么多著名的车企,那我就跟他说,你们德国最好的车上面配的轮胎,里面用的是我们的材料。德国的司机非常惊讶,给我们竖起大拇指。我感觉非常非常骄傲。”

  技术升级改造,留住了老客户,又拓展出新市场。今年初,山东提出实施1万个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目前已经完成9296个。上半年,全省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2%,高出全国7.7个百分点。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3个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超过80%。其中,工业增加值总量居前十位的行业全部为正增长。

  其实,山东稳住的不只是工业,在希望的田野上,今年山东收获夏粮534.82亿斤,占全国夏粮近两成。夏粮主力品种是小麦,全国年推广面积第一大强筋小麦品种济麦44、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济麦55,都源自山东。国际风云变幻之时,中国粮食、物价总体平稳,山东功不可没。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寿光年蔬菜交易量900万吨,正因为供应充足,上半年全国菜价甚至同比下降了2.7%。从这一点来说,全国人民都要感谢山东各位“老师儿”。

稳已不易,凭何能进?

  山东尊师重教,因为孔子在山东。

  山东生生不息,因为黄河流过山东。

  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湿地,绿草连天、百鸟翔集。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考察,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到山东考察。在黄河入海口考察时他强调,要把保护黄河口湿地作为一项崇高事业。在胜利油田考察,总书记语重心长,“绿色低碳发展,这是潮流趋势,顺之者昌”。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中国的高质量发展,绿色是它的底色。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山东聚焦协同发展,全方位对接黄河流域城市群,携手打造黄河流域科创大走廊,共建黄河流域现代产业合作带。今年是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开局之年,山东瞄准高端化、绿色化等方向,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一个个绿色低碳产业迎来历史性机遇,开启了绿色经济的全新赛道。

  中国是纺织业大国,生产每吨棉织物需用水约150吨,其中染色环节用水98吨,占比高达65%,不仅耗水量大,环境排放压力也大。地处黄河中下游,山东开始瞄准行业痛点和生态环境,通过科技创新,寻求破解之道。

  青岛即墨的一家老牌纺织企业联合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省级创新中心和省重点实验室,依托山东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制造能力,持续攻关,最终采用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实现无水染色并通过国家鉴定。上半年,首条年产1000吨无水染色产业化生产线正式运营,大大减少了排放压力。

  目前,山东列入国家绿色制造名单的项目有567个,其中绿色工厂223家,数量居全国第二。

  今年,山东将加快推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着力构建全链条绿色制造体系。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孙爱军说,“紧扣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这个总抓手,拿出更多新思路、新举措,对钢铁、石化、电解铝等传统优势产业“一业一策”改造提升,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而山东是红色精神的高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山东这个经济大省,能够实现稳中有进,究其根底,正因其有着足够深厚的思想底蕴和文化自信。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今年6月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叠加,凝聚起山东全省奋勇向前的强大力量,即将在齐鲁大地上铺展开更加美好的画卷。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欣苁 整理报道)

青岛西海岸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9个国家级新区,位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内,处于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都市圈之间核心地带,是沿黄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亚欧大陆桥东部重要端点。青岛西海岸工业基础雄厚,现已形成港口航运、石油化工、家电电子、船舶海工、汽车及零部件、机械等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是我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海洋新兴产业集聚区。2023第五届于8月18-20日在青岛世界博览城举办。本届博览会以“绿色工业与智能未来”为主题,重点展示数控机床、激光及钣金加工设备、工业自动化及动力传动、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焊接及切割设备、铸造机械、铸件、铸造材料、绿色工厂、工程及建材建筑机械等领域的最新技术及产品。

Baidu
map